从选择校园IC卡到使用深度剖析现代校园管理模式
文章标签:校园IC卡,芯片卡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9日 点击次数:
国家的教育机制不断完善与院校的增多导致在校人数增加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校内有教学室、实验室、图书馆、生活娱乐等多方面,要让这些地方有序的运转离不开现在的校园管理系统和与之配套的校园卡,它能对师生的身份进行识别,对权限进行识别,对服务项目和结果进行记录,节省了学校大量的管理成本与人力资源。

1 校园卡的特点
IC卡又称芯片卡(IntegratedCircuitCard),是将一个专用集成电路芯片镶嵌在一块标准大小的塑料片上制成。该集成电路芯片由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自带卡内操作系统,具有运算和存储能力,并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其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密,有读写安全保护机制。IC卡卡具有存储容量大、保密性好的特点,是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
IC卡卡面印有持卡人的姓名、性别、所属部门等多项个人基本信息及其照片,以及发卡部门和时间。卡内除了存储持卡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存有IC卡卡的生产和发行代码,用户的类别、权限、密码、注册信息和有效期、存款余额等信息。
与磁卡、条码卡、穿孔卡相比,IC卡具有极好的安全性,其芯片本身为安全性提供了较好的保护措施。对持卡人身份的验证可在IC卡内部完成,对卡内信息的访问需在核对密码之后方可进行,使信息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同时可明显减轻网络的负担。
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过“网——卡结合”的方式,将IC卡作为个体信息的记录媒体,计算机系统作为群体信息的记录媒体,实现一卡多用。这样,既方便了使用者和系统管理人员,又可使校园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2 校园IC卡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校园IC卡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的基本组成
IC卡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多用户信息系统,系统由IC卡卡、前端设备、后台设备、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前端设备包括IC卡卡读写器和计算机,它将IC卡卡中的信息读出,进行持卡人的身份和权限鉴别,必要时可通过网络向后台设备发出授权请求。在确认了持卡人的合法身份和权限之后,即可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将相关信息写入IC卡卡和数据库中。?后台设备指网络上的服务器,它通过网络将若干个前端设备连接起来,主要实现授权过程的管理和数据处理。
3 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的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3.1 设计目标
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以IC卡卡为个人信息载体,以IC卡卡读写器作为局域网的前端设备,直接与持卡人进行信息交换。它具有使用人员多、服务项目广、运行速度快及安全性能高的特点。因此,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的设计目标是:
(1)建设一个先进、实用、有一定规模的校园网络系统。其服务对象包括教学、科研、图书馆、行政管理等各个部门;
(2)在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3)实现快速的身份鉴别和服务、收费信息的自动采集;
(4)用校园IC卡代替现行的学生证、图书借阅证、餐卡、上机卡,并建立个人资金帐户管理系统,实现一卡多用。
3.2 设计原则
IC卡卡应用系统的建设涉及到学校的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开发,才能保证开发的成功,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几原则:
(1)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的建设应参照有关网络建设的规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进行;
(2)?注意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这是保证系统性能的重要前提;
(3)?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切实满足使用要求;
(4)?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提供必要的容错能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为便于系统的扩展,应有良好的互联性与开放性。
4 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的功能
根据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由发卡与授权管理、个人帐户管理、学籍管理、选课与成绩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馆管理、食堂管理及医务室管理八个子系统组成(见图2)。
图2 校园校园IC卡应用系统功能图
4.1 发卡与授权管理子系统
将持卡人的姓名、性别、所属部门或班级等各项基本信息及其照片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照片可采用数码照相的方法获得,亦可由普通照片扫描获得。?制卡设备将有关信息写入卡内的芯片,并印刷在卡面上。同时根据领卡人的情况进行授权(如教师、本科生及研究生等),并记录IC卡卡的生产和发行代码。持卡人丢卡后可挂失。
4.2 个人帐户管理子系统
对每张卡均建立一个资金帐户,持卡人可存入任意数额的资金,亦可支取现金。系统对所有帐户进行管理,可完成资金存入支出的账务处理、数据统计等。设立个人资金帐户,既可使持卡人在校内的各种付费更加方便(如学费、餐费及医疗费等),又可加强对各种校内收费的管理。
4.3 学籍管理子系统
每个学生持卡进行注册并交纳学费,系统将有关信息存入数据库并写入校园IC卡。?使用注册后的校园IC卡方可进行选课、进实验室和计算机房、图书馆借阅图书、食堂用餐及医务室就诊等。
4.4 选课与成绩管理子系统
每个学生持已注册的校园IC卡进行选课。根据每个人所在的专业和年级,限定其选课范围。?用所选课程以及指定的必修课建立该学生的成绩单,学期末将成绩和学分记入成绩单。系统可对全校学生的成绩进行多种方式的统计与分析,供各级领导和教师参考。
4.5 实验室管理子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常进入实验室和计算机房,其中一些是计时收费的。可在这些地点设置系统的终端,每个学生持已注册的校园IC卡进入,输入密码后方可使用并自动计时;离开时,根据实际使用时间和收费标准,自动通过个人帐户管理子系统进行结算。当使用过程中帐户内的资金减少到最低限额时,系统将给出提示。可对有关设备的使用情况作记录,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供有关部门进行设备使用情况分析,确定设备维护与采购计划之用。
4.6 图书馆管理子系统
图书借阅是高等院校图书馆中一项工作量很大的日常工作。将校园IC卡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可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学生和教职工持校园IC卡借阅,系统可快速准确地记录借阅信息。?在图书丢失、损坏需要赔偿,或超期借阅需要罚款时,系统将自动通过个人帐户管理子系统进行结算,既快速准确,又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4.7 食堂管理子系统
在食堂就餐时将校园IC卡插入各服务窗口的读写器中,工作人员输入饭菜的价格,则系统自动从个人资金帐户中减去相应的金额。可准确及时地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彻底解决了使用现金或饭菜票带来的卫生问题。?也避免了饭菜票的流失,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4.8 医务室管理子系统
在医务室就诊时,可自动完成挂号和各项交费,并可进行教职工和学生健康情况的统计。
5 结论
以校园网为基础,采用IC卡卡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实现自动的数据采集与身份鉴别,并实现信息共享,这是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管理系统的有效手段。
文章编辑:深圳建和诚达校园IC卡制作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