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问题
文章标签:非接触式IC卡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1日 点击次数:
一、双界面非接触式IC卡的市场走向
具有接触和非接触双界面IC卡即将进入市场,根据国人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情有独钟的心态,其市场定位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它究竟能有什么商业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
双界面非接触式IC卡既可以利用接触式端口做为银行信用卡,又可以利用非接触式端口乘座交通工具和进行小额消费,其优点非常显著。如果某城市能够做到银行发卡,且公共交通部门能够配合的话,可以说效果非常理想。
但是,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并非这种理想状态,金融卡和交通卡能否合二而一、马上进入操作还要划一个大问号。主要原因有:
1.目前的体制和环境不能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存在着条条块块,不能按照公司化的要求合理分配权力和利益,将两者捏在一起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着良好的愿望和政府的干预,恐怕还需要旷日持久的探讨。
2.目前城市公共交通非接触式IC卡收费系统已进入成熟阶段,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要不了几年就会全部投入运行,所剩的市场空间不大,只有在某些大城市使用或者在已运行该系统的城市中进行升级换代的路好走。而且国家建设部已将建设行业(公交、市政等公用事业)使用的IC卡定位在行业内一卡多用的目标上(当然也不排除与银行合作使用双端口卡的可能性)。
3.建立一个理想的、银行和交通及其它部门共同参与的双端口IC卡使用环境,投资庞大,系统中小额消费的比重太大,投资者获得的利益较小,回收投资期较长。
4.双界面非接触式IC卡离真正进入成熟和实用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操作系统(COS)要经过符合银行标准的严格测试,应用软件要经过长期开发和试验,IC卡读写机具要经过设计、生产、检测等。


二、非接触式IC卡应用市场
以Mifare非接触式IC卡为主流的中国非金融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公共交通、路桥收费、物业管理、食堂、考勤、门禁等行业。由于非接触式IC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在频繁操作、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采用;而其它行业的应用,接触式IC卡足以胜任。
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速度使得人们眼花缭乱,一种产品尚未成熟,另一种更加*人的技术又接踵而至。我们要分清什么是淘汰一切的*性变革,什么只是市场领域的拓宽,才能坚定方向,脚踏实地完成自己的暨定目标。接触式、非接触式、双端口IC卡各有千秋,应该都有它们的市场定位,虽然有的应用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种,但是还应该从应用项目本身的功能、安全、环境、成本等条件综合因素考虑。

三、非接触式IC卡应用问题
目前IC卡应用项目存在以下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1.象中国其它行业一样,非接触式IC卡生产线重复引进的一幕再现,中国大大小小生产线的产量足以满足全世界的需要,引发了恶性竞争,不但由于利润减少无法保证质量,还引起了市场的混乱。
2.企业最忌急功近利,由于开发时间短,未形成市场规模,大部分已在应用的系统属于试验品,存在着不少隐患。非接触式与接触式IC卡相比,更加要重视其实用性、可用性;因为非接触式IC卡的操作区域范围是操作者控制的,读写设备只能处于被动状态,如果在技术上处理不好,发生错误的机会要大于接触式IC卡。
3.部分用户有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心理,超前使用尚未成熟的产品或更高级的产品,对自己和开发商都造成损失。特别是有的人分不清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与区别,分不清银行卡和行业卡的区别,将信用消费与小额消费混淆起来,不考虑应用系统的安全级别和造价,对非银行应用采用CPU式IC卡,就好比买了一个保险柜,而里面保管了价值只有保险柜造价一半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