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条卡和芯片卡的区别
文章标签:磁条卡 芯片卡 IC卡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4日 点击次数:
序言:随着银行卡的升级换代,迎“芯”时代的到来,磁条卡将逐步推出历史的舞台,成为一种历史,芯片卡的使用将成为主流,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为各行业所使用,且占据大量的市场。
下面我们从简单阐述一下磁条卡与芯片卡的到底有啥区别?
芯片卡更好,它带有一个芯片,能够存储加密数据,防止卡片数据被复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仿冒安全系数较高,不过成本高些。磁条卡安全系数较低,当然价格也较便宜。
芯片卡是1970年由法国人Roland Moreno发明的,他将集成电路芯片先封装在小铜片中,然后再镶嵌到塑料卡片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芯片卡片。“芯片卡”和“磁卡”都是从技术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将其和“信用卡”、“电话卡”等从应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比如电话卡就同时有磁卡式和芯片卡式的。自芯片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香港、台湾地区,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国内,一般简称为“芯片卡”。
芯片卡的主体是一块塑料片,通常还印有各种图案、文字和号码,称为“基片”,在“基片”的固定位置上嵌装一种特定的IC芯片,这个芯片就是从外形上区分磁卡和芯片卡的最好方法,根据嵌装的芯片不同就产生了各种类型的芯片卡。
芯片卡按使用方法又可分为接触式芯片卡和非接触式芯片卡(射频卡)。接触式芯片卡是将卡插入卡座后,卡片通过留在在塑料卡外面的一块含有电路腿的接触片与外界交换信息。我们平时使用的上面有一块小金属片的电话卡就属于这种类型。非接触式芯片卡是通过电磁波与外界交换信息,它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外界设备向芯片卡发一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协振电路,其频率与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协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就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公交车上使用的月票就是这种卡,乘客甚至不需要把卡片从包里掏出来,就可以完成买票的过程。
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最新的芯片卡技术,它不仅可以非接触使用,还可以接触式机读,成功的把接触式的安全性、保密性和非接触式的方便、快捷结合在了一起。
相对于磁卡,芯片卡的信息是储存在芯片内的,这样使它不容易受到干扰和损毁,使用寿命更长;同时芯片的信息容量也大大高于磁卡,在储存个人资料上更有优势。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造价较高,另外,相对磁卡来说损坏或丢失后补办不易。
磁卡是在一张塑料片上均匀地涂布上一层磁性微粒材料制成的。刚生产出来的磁卡上面的磁性微粒是不显磁性的,这样的磁卡就象一张白纸,人们需要在磁卡里输入一些信息才能使用。那么信息是怎样被记录的呢?这就需要纪录磁头的帮助。纪录磁头是一种一旦通上电流,就可以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磁场的装置。人们通过控制设备让磁卡穿过纪录磁头,磁卡上的磁性微粒就被磁化。如果信号电流是变化的,这种电流就可以表达某种信息,磁卡上的磁性体便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不同程度地被磁化。磁卡被磁化之后,卡片上就留下和电流变化规律相同的磁性,此时的磁卡也就纪录下了电流送来的信息,从而有了它自己的身份。人们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规则,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磁卡上包含了什么信息。
从上面我们看出,磁卡其实和录音机磁带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磁卡的优点是读写方便、成本低廉;磁卡的缺点是容易磨损、容易被其他磁场干扰。所以最好不要把它和手机、钥匙放在一个口袋里,因为手机产生的磁场会使磁卡失效,钥匙会划伤磁条。
编辑:深圳市建和诚达科技有限公司